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四川达州消防:公路物流港一仓库发生火情,无人员伤亡
    达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通报,4月15日1时49分,达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达州高新区斌郎街道木瓜铺社区公路物流港4号仓库(主要存放小家电)发生火情。接到报警后,达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调派消防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目前明火已扑灭,无人员伤亡。(来源:达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
  • 内需消费“三重共振”引爆市场!万得消费指数4日狂飙7.36%,四大主线布局正当时
    在全球贸易博弈加剧、外需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中国内需消费市场正迎来历史性转折。最新数据显示,万得消费大类指数在短短4个交易日内暴涨7.36%,一举突破前期震荡区间,释放出强烈的启动信号。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消费板块正迎来“政策发力+低估值安全垫+消费韧性企稳”三重共振,这场由政策驱动、企业响应、市场共振
  • 8次发言6提“荒唐” 尹锡悦内乱案首场公审细节公布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14日出席了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他涉嫌发动内乱案进行的首场庭审,除去午间休庭时间,本次庭审共进行了大约6小时,尹锡悦方在庭上否认了检方的所有指控。检方:紧急戒严以“扰乱国家宪法为目的引发了暴动”根据公审程序,在14日进行的首场庭审中,韩国检方首先用了67分钟的时间、120多页演示资料阐
  • 浙江入汛,洗晒抓紧今明两天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刘东“风”狂星期一,昨天(4月14日)虽然风大得能把人吹跑,气温却还算可以。除浙北北部外,最高气温都越过了25℃,苍南甚至达到了31℃。4月14日,西湖边一景。里尔摄今明阳光依旧慷慨,风力会明显减弱,气温在明天将来到“3”字头。趁着雨水还没来,赶紧把积压的衣物拿出来见见太阳。图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历时159天 航程2.7万余海里 “雪龙”号今日凯旋 取得哪些成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57:00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今天(8日)返回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本次考察首次实现南极三站同时越冬,首次在我国南极考察站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

从去年11月1日广州启航,到今天返回上海,“雪龙”号此次南极之行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本次考察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雪龙”再探极,取得哪些成果?

考察队员进行企鹅繁殖地调查(吴福星/摄)

说起此行收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王金辉就打开了话匣子。提起南极,企鹅、鲸鱼或许是大家首先想到的物种。王金辉表示,此次考察在恩德比地和阿曼达湾首次获取一整年的企鹅栖息地观测数据,为研究企鹅习性和企鹅栖息地年际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王金辉:在恩德比地去年和前年咱们南极考察期间布放的企鹅相机,都成功回收了,本次考察又新布放了三台企鹅相机。在阿曼达湾南极特别保护区,也首次回收了超过一整年的帝企鹅自动监测数据。目前这个航次目击的海洋哺乳动物超过560群,数量超过1300头,种类是14种。这个过程中,考察队员挺开心的,有的时候一群一群过来,刚开始大家都在欢呼,又看到某种鲸鱼了!到后面就“麻木”了,从哈康七世海一直到宇航员海,这个过程中还是比较多的。专门从事企鹅或哺乳动物研究的科学家,可能一天要观测8小时以上,目不转睛地记种类、数量,发现的时间、地点、海况,这些信息都要记下来,还是比较辛苦的。

考察队员在企鹅岛作业结束返回登陆点(姜启吴/摄)

爬冰卧雪、勇斗极寒。南极,既是科学家向往的科研圣地,其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也为科研活动设置了重重阻碍。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介绍,此次考察期间,考察队克服陆缘冰融化、密集浮冰等多重困难,完成了物资和人员卸运任务,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阿蒙森海、罗斯海等海域完成综合调查监测和国家“五大类”科技项目,在各考察区域完成了工程与保障能力建设、陆地和近岸生态环境调查、内陆与航空调查、国际合作等任务。

龙威:重点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二是持续开展调查监测与科学研究,航空调查填补了多个区域的基础数据空白,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了重力岩芯等;三是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考察队抵达昆仑站(李纯青/摄)

去年,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胡红桥介绍,度夏期间,秦岭站已完成包括新能源系统、通信系统、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设备安装工作,在我国南极考察站首次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积极践行“绿色考察”中国理念。

胡红桥:秦岭站已具备开展越冬考察的保障能力,首次开展越冬考察,我国南极考察进入“三站越冬”时代,目前,有43名队员在秦岭站执行越冬任务。从今年3月至11月的越冬任务期间,秦岭站将继续推进主体建筑内部工程、管网系统安装,开展全站系统联调联试、功能模块集成等收尾工作。考察站将边施工、边调试、边运行,逐步实现安全有序运行。

考察队员测量磷虾体长(周鹏/摄)

而在科学研究方面,王金辉介绍,考察队此行期间采用多种方式开展麒麟冰下湖科学钻探选址,其中首次在南极内陆区域开展主动源地震勘探,填补了我国在南极高精度地震探测领域的空白,探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还首次开展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空地联合实验、首次在阿蒙森海进行长柱状活塞重力取样,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王金辉: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空地联合实验,为极地冰盖消融、冰下湖和冰下水系发育演化及海平面变化等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考察队利用长柱状活塞重力柱取样器,成功获取了8.67米的沉积物岩心,这是我国目前在南极阿蒙森海海山区获取的最长的一根重力岩芯,可用于揭示上新世以来的阿蒙森海古海洋与古环境的演化。

内陆队车队驶向中山站(付全有/摄)

南极科学考察,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王金辉表示,此次考察期间,还组织多国实施罗斯海联合航次考察,继续实施多国参与的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和中俄钻探项目,参与金砖国家合作的环南极考察,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王金辉:我国在罗斯海地区组织了秋季联合航次考察,有美国、挪威、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参与,这次考察也将填补南极罗斯海秋季的弱光-黑暗季节中的海-冰-气相互作用、生态系统过程、生物种群生存策略以及碳埋藏等方面的科学认知空白。目前,“雪龙2”号还在罗斯海区域进行秋季航次的国际合作联合考察。我们同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共同实施了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合作开展环南极航次考察;泰国两名科学家应邀在我国南极长城站开展了微塑料、水下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

“雪龙”号4月8日返回上海(胡祎玮/摄)

去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龙威介绍,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重要科学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我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龙威: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监制丨朱敏

记者丨王泽华 胡祎玮 成奕霖

图片丨自然资源部供图

(中国之声)

相关文章
  • 这个周末少出门!西安气温骤降8℃+沙尘天来袭!
    发布日期: 2025-04-11 12:59:00
    中央气象台4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预计,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青海北部、甘肃北部和东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内蒙古大部及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7级大风,阵风8~10级。4月12日08时至13日08时,新疆东部、陕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青岛首航
    发布日期: 2025-04-11 10:12:00
    人民日报记者 王沛“‘爱达·魔都’号的乘坐体验太棒了,为国产大型邮轮点赞。”乘坐从山东青岛首航的“爱达·魔都”号归来,旅客姚守钦兴奋地说。4月10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圆满完成青岛首航,4000多名旅客尽兴而归。当天,该邮轮再度起航,载着5000余名旅客开启新旅程。同日,青岛邮轮母港单
  • 国际首次!我国科学家测得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发布日期: 2025-04-10 21:35:00
    记者4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非常“干”。此项成果将为更好开展月球起源与演化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自然》审稿人认为,此项研究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具有高度的
  • 艺绽|专访孙俪:《乌云之上》是一次全新尝试,始终坚持“人物至上”
    发布日期: 2025-04-10 21:06:00
    阔别荧屏三年的孙俪,最近在爱奇艺迷雾剧场的新作《乌云之上》中成为了雷厉风行的女刑警韩青。向来以看剧本严格著称的她,上一次出演女警角色还是在2003年播出的《玉观音》中。之所以首次挑战悬疑剧,孙俪说,是韩青这个人物的多面性吸引了她。
  • 中国科学家测得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发布日期: 2025-04-10 15:56:00
    4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纳米离子探针实验室,胡森研究员(左)、郝佳龙高级工程师放置月球样品。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非常“干”。此项成果将为更好开展月球起源与演化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相关论文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