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昌市金川区铁路货场内,车站值班员葛小海正通过自主研发的“防倾覆双保险系统”指挥作业。
这套由班组创新工作室打造的防扣链与移动式限位器组合装置,不仅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而且年均节支10万元。这是金川镍钴物流公司“工匠培育计划”的缩影——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推行项目制攻关,自去年至今累计孵化职工创新成果14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100万元。
近年来,金川镍钴物流公司通过人才筑基、生产优化、技术赋能、装备升级的系统性改革,实现年度降本增效超782万元,设备综合效率提升至99.07%,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答卷。
作为西北工业重镇的物流“大动脉”,金川镍钴物流公司承担着每年超5000万吨的货运量。但传统运输模式下,“人找货、货等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破解这一困局,金川镍钴物流公司引入AI智能调度系统。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路况,自动优化铁路和公路运输路线。
来到公司货场监控中心,电子屏实时跳动,更新车辆动态。
“以前跑一趟车要绕半个金昌城区,现在系统规划路径,一个月能多跑三趟活儿。”金川镍钴物流公司卡车司机李强感慨道。
据了解,系统上线后,公司5台矿石机车实施单司机值乘,年节省人工成本150余万元。
同时,金川镍钴物流公司最大限度盘活现有资产,通过组合经营方式,盘活公路自有车辆28辆,建设河西堡铜冶炼配套铁路专用线,实现永昌铜业公司外购铜精矿及外发电铜铁路直通运输,降低永昌铜业公司综合物流费用。
金川镍钴物流公司构建以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的智能维保体系,通过整合内燃机车运行数据、维修档案及3D模型资源,打造出一个集“数据收集、故障诊断、决策支持”于一体的闭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实时解析多源异构信息,实现故障根因秒级定位、维修方案智能生成、备件资源动态匹配,有效压缩维修时长、降低备件库存,推动传统检修模式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型。
金川镍钴物流公司以“自主检修+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持续推动降本增效:技术团队通过工艺革新将机车中修周期由70天压缩至40天,单台成本直降60万元。
“去年5台机车自主检修,节约费用超300万元,这些钱都投到了设备升级上。”金川镍钴物流公司技术员殷涛说。如今,公司利用AI技术优化传统检修流程,将故障排查响应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20分钟,检测效率增至原先的4倍,故障检修率提高12%。
金川镍钴物流公司加速推进智能化升级,投入750万元建成绿色智能物流装备体系,引入30台电动叉车及电动挖掘机,通过设备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实现多维突破:一季度,备件消耗同比下降27%,库存周转率提升4.6%,设备修理费降幅达49%,形成“技术升级-效率提升-成本优化”的良性循环。
作者:谢晓玲 通讯员 王一竹 王亚婕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许 菲
责编:闫 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