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重温历史 缅怀先烈
    4月6日,观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 清明假期,一些观众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青海日报》(2025年04月07日 第3版:国内要闻)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 95后女孩为自己举办葬礼!一句话让所有人泪目:希望大家再抱抱我
    生前参加自己的葬礼是什么体验?近日,在博主李菜菜的视频里,罹患小细胞癌的好友小姜,提出要李菜菜参与她“生前的葬礼”。葬礼,从拍一张遗照开始,两人来到西湖边与和来自远方的陌生人建立联系,让他们写下最后一次见面时,想要对小姜说的话。最后一站,和家人朋友告别,希望他们不要悲伤。“如果生命是一本书,我这一页
  • (体育)足球——中超:北京国安胜浙江俱乐部绿城(3)
    当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进行的2025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五轮比赛中,北京国安队主场2比0战胜浙江俱乐部绿城队。4月6日,北京国安队球员塞尔吉尼奥在赛后庆祝获胜。 新华社记者 王楷焱 摄4月6日,浙江俱乐部绿城队守门员赵博(下)在比赛中受伤。 新华社记者 王楷焱 摄4月6日,浙江俱乐部绿城队球员布彭
  • 保险中介痼疾:代理人资质“放水”与跨区展业疑云
    北京朝阳区某咖啡厅里,王潇(化名)滑动手机屏幕,反复确认自己与咔嚓保客服的对话记录。屏幕上的文字让她既惊讶又困惑:“您可以使用亲朋好友的身份在我们平台签约,然后由您来出单。”在保险圈摸爬滚打多年的王潇从未想过,签约时的培训类似走过场,相关考试随便一填就会触发正确答案;本是自己推广的产品,但投保页面显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网红博物馆的流量密码|湖南博物院:看近70岁的博物院如何玩转“考古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7:20:00    

【博物馆故事】

年近70岁湖南博物院的气质,与其所在地——全国著名“网红”城市长沙高度契合:历史悠长而活力四射,文化厚重且充满人间烟火。在这里,考古有料、有趣,年轻、诙谐,与今人息息相关。

2024年,湖南博物院在开放的311天中,累计接待观众超490万人次,高峰期单日预约人数达2万人,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文化地标。文物故事和周边开发,令诸多考古冷知识、搞笑梗屡屡冲上热搜,助推湖南博物院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T形帛画;器形雄伟、铸造精美的青铜器;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古老帛画……院藏的54万件(套)文物珍品吸引人们驻足,在方寸间感受历史脉搏。

“让文物说话”是核心策展理念。在文化创意和前沿科技的加持下,古老文明走出展柜,穿越时空,进入观众的日常生活——

利用AI等技术,湖南博物院全方位还原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汉代“辛追夫人”,皮肤肌理清晰、毛发材质逼真的3D数字人,让汉韵风采穿越时空扑面而来;

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携手打造马王堆复原动态展《一念·辛追梦》,让观众品味2000多年前的亲情、爱情、家国情;

重塑场景打造“博物馆公园”。在湖南博物院四楼,游客可一边品尝“素纱单衣慕斯蛋糕”,一边体验拓印、汉服穿搭,感受2000多千年前的人间烟火……

从文化殿堂到生活空间,湖南博物院让千年文明拥抱当代生活。

在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看来,尊重文物、尊重历史、尊重观众是博物馆可持续的生命力。日前,他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对话馆长】

记者: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已经50余年,有哪些最新学术研究进展?

段晓明:多年来,马王堆这座文化宝库仍然受到学界和世人的高度关注,研究热潮从未减退。目前,投身马王堆汉墓研究的专家学者达4000多人。

2024年8月,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办。研讨会期间,《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长沙马王堆汉墓文库》《中国丝绸大系·湖南博物院卷(战国至汉代)》三套书籍正式亮相。这三套书籍汇集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简帛及一号汉墓纺织品文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物资料,包含大量未曾公开发表的文物、文物高清图片、文物立体显微镜照等,是对马王堆汉墓简帛及一号汉墓纺织品文物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整理与解读。

  游客在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观赏漆木器。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记者:马王堆出土文物保护利用的重点有哪些?

段晓明:我们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已全面系统摸清“家底”。出土文物除了马王堆古尸(辛追夫人遗体),还包括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门类的文物,三大门类共整理出超过26900件文物。

我们要做好多学科、跨学科的融合发展,联系更多的院校以及学术组织进行合作,在数字展示、线上展览以及线上传播方面持续讲好马王堆的故事。

另外,我们想把马王堆发掘50余年来所有的成果汇编成80至100本研究专著,把马王堆出土的所有种类、所有纹饰进行全面的采集整理和分级的数字标注,形成马王堆的资料库、数据库,方便后续的产业转换。同时也会全面向社会公布,期待各个学科、领域的机构共同做好马王堆的保护、展示、传播和利用工作。

记者:如何让博物馆“活”起来、“潮”起来?

段晓明:近年来,湖南博物院持续深挖院藏资源文化内涵,通过在教育、科技、旅游、设计等领域开展多元合作,推动“博物院+”跨界融合。

在“博物院+教育”方面,我院推出《文物重生秘籍》《跟着文物去旅行》等多个系列短视频,组织开展“好好学习之长沙马王堆汉墓历史”“博物馆里的美育课”等线上教育课程,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播文物知识与历史文化。

在“博物院+设计”领域,我们通过融入数字多媒体互动屏、感应投影空间等数字化展项,为博物馆展览带来全新的体验模式。如2024年推出的“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整合全球领先的学术资源,运用前沿多媒体技术,全新演绎马王堆汉墓这一令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

我们还通过跨媒介传播,推出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片、综艺等节目,同时构建新媒体矩阵,推动文物故事破圈传播。

  观众在湖南博物院观看“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新华社记者 张格 摄

记者:你们的文创产品有哪些特色?

段晓明:湖南博物院文创版块一直以“打造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为核心理念,将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市场需求相结合,打造兼具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产品。在以创新手段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同时,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和功能需求。

我院打造了一系列“文创+”创新示范项目。如向湖南省高等院校,以及省内文化、科技、医药、农业、制造业等十余家企业免费开放“湖南博物院品牌”和“马王堆数字资源库”双授权,这些企业可以免费使用文物的纹饰等元素进行二次创作,或打造新的IP,让历史的碎片化作可玩、可感的文创产品。

此外,我院建设的“博物馆公园”已成观众必打卡之地,这里将空间布局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汉生活博物集”陈列文创产品,后半部分则汇聚了5个极具湖湘特色的餐饮品牌。

  图为在湖南博物院拍摄的“博物馆公园”。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记者:您如何理解AI技术进博物馆?

段晓明:文明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当现代观众渴望个性化互动,当脆弱的文物亟需智慧化保护,当全球化呼唤无边界传播,人工智能的介入便成为必然。

如今,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播者。如计算机视觉精准识别文物病害、物联网传感器实时守护素纱单衣,人工智能将文物保护从“抢救”转向“预防”。

人工智能不仅革新了博物馆的展陈方式,更拓展了文明传承的维度——让沉睡的文物“苏醒”,让静态的历史“流动”,让文明的火种跨越时空,生生不息。技术是手段,文明是目的。唯有坚守伦理、培育生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策划:刘江、袁汝婷

记者:刘芳洲、张格、戴斌

统筹:孙闻、朱舜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湖南分社联合制作

相关文章
  • 重温历史 缅怀先烈
    发布日期: 2025-04-07 02:54:00
    4月6日,观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 清明假期,一些观众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青海日报》(2025年04月07日 第3版:国内要闻)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二线船闸提前完成检修,正式恢复通航
    发布日期: 2025-04-05 23:42: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华 通讯员 胡富君 )4月4日23时58分,随着闸室正式充水,“佳鑫6666号”轮船一声洪亮的汽笛,标志着历时近一个月的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二线船闸2025年大修工作圆满完成,比原计划提前2天恢复通航。据悉,这次船闸检修是2012年通航以来的一次重要抽水检修。“
  • 吐鲁番汉唐文物在吉林展出
    发布日期: 2025-04-05 16:22:00
    中新网吉林4月5日电 (记者 石洪宇)正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的“汉唐火洲丝路风采”——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展上,54件新疆出土的汉唐时期文物集中亮相。正值清明假期,吸引大量游客、市民观展,感受丝绸之路的“繁华”。游客正在观展。 石洪宇 摄据了解,此次展出的钱币、布料、竹笛、彩绘男立俑等珍稀文物,出自
  • 飞阅新湖南 共赴春日宴⑫丨桑植春韵 桃醉白乡
    发布日期: 2025-04-05 12:17:00
    来源:【新湖南云】飞阅新湖南,共赴春日宴。这个春天,“新湖南云”联动25家县级融媒体中心,以无人机为笔,湖湘春色为卷,推出踏青航拍,从云端视角为您描绘春满三湘的立体诗篇。现在,我们走进桑植县。春日桑植,浪漫如画。芙蓉桥合群村千亩桃林灼灼绽放,与白族民居相映成趣;空壳树民歌寨可聆听原生态土家山歌;阿巴
  • 乡村旅游开启花式精彩
    发布日期: 2025-04-05 06:39:00
    当前,游客的赏花需求已从单纯的拍照打卡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休闲放松。各地以花为媒,将乡村独有的历史文化、非遗技艺、多彩民俗融入赏花旅程,农文旅交融的乡村旅游线路,为游客带来丰富体验。从江南水乡的油菜花海到雪域高原的桃花秘境,从古建园林的梅韵雅集到梯田山野的杜鹃烂漫,繁花是自然的馈赠,是春日的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