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突发!缅甸地震
    来源:中国地震台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13日10时24分在缅甸(北纬21.00度,东经95.95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 赤峰市气象台发布天气实况!接下来……
    【来源:红山晚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2025年04月13日09时50分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锡林郭勒盟东北部、赤峰市大部、通辽市西北部、兴安盟东北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内蒙古自治区气象
  • 乐华娱乐4月11日斥资25.55万港元回购42.6万股
    来源:新浪港股乐华娱乐(02306)发布公告,于2025年4月11日斥资25.55万港元回购42.6万股。
  • 网络安全博士带头“开盒挂人”获刑!3000多人信息被曝光
    你听过“开盒挂人”吗?它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包括个人照片、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然后将这些内容在网络上公开发布。这些“开盒者”从哪获取了个人信息?是如何对受害者进行网暴的?一起来看粉丝间攻击谩骂 虚拟主播被“开盒”2023年开始,受害者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来论丨620年沧海逐梦: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3:48:00    

2025年将迎来郑和下西洋620周年。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七次率领庞大船队远航,抵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展现出古代中国航海的辉煌与国力的强盛。而在近现代,董浩云被誉为“现代郑和”,他凭借勇气和智慧在海洋上开疆拓土。二者跨越时空,共同勾勒出中国航海的灿烂历史。

一、郑和下西洋:中国古代的伟大航海壮举

明朝初期,政治局面稳定,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此时经济繁荣,农业与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活跃,为航海活动积累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国古代航海技术在宋元基础上更进一步,造船和导航技术先进。出于宣扬国威,巩固明朝在亚洲的统治地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同周边国家的贸易,以及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的需要等,明成祖朱棣命郑和率船队开启了下西洋的伟大征程。

郑和七下西洋,历经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程之远、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在当时的世界上绝无仅有。在政治外交上,加强了明朝与亚非众多国家的友好往来,构建了朝贡体系,提升了国际威望;航海技术上,凭借庞大先进船队远航各地,绘制航海图,积累经验,提升认知水平,为后世奠基。经济贸易上,开展中外贸易,推动明朝手工业发展,丰富各国经济生活。文化交流中,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荟萃,开阔了国人视野,同时还引进了海外物种,丰富了物种多样性,推动了不同民族间交流融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总的来说,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航海技术和强大的综合国力,更在世界航海史上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象征,激励着后世不断探索海洋、追求梦想。

二、董浩云:中国现代航海先驱

董浩云(1912-1982),出生于浙江舟山,从小耳濡目染,对海洋充满热爱和憧憬。年仅16岁刚投身社会从事的就是航运工作,从此他的一生便与远洋航运结下不解之缘。抗战前夕,他有感于当时航运界存在的问题,曾向交通部门提出整理全国航运的建议,在遭到当局婉拒后更是不屈不挠,克服重重困难独自筹资创办了中国航运公司。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便以香港作为基地,积极向海外发展,事业遍及世界各地;他与时俱进,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起一个拥有各类巨轮100余艘、载重量超过1100万吨的航运王国,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船王,名符其实的“海洋巨子”。

董浩云对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满怀崇敬,将其视为自己学习的楷模。年轻时,他亲眼见证帝国列强倚仗不平等条约,致使各国船只在中国内河与沿海肆意横行,彼时“大好锦绣山河,几无一片净土”的景象,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从那一刻起,他便毅然决然地将个人的航运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强盛联系在一起,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在董浩云的日记中,常能看到他立志“为国人争光”,渴望“为世界航运史添上新的一页”,怀揣“愿为国人航运史开一纪元”的抱负。他白手起家,靠努力、自强和信念一步步达成目标。2007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董浩云日记》,记录其事业从起步到走向世界的艰辛历程,是他个人奋斗与中国远洋航运成长的缩影,也描绘了他对事业的执着及对未来的憧憬。董浩云的精神为后世航海人照亮前路,值得汲取启迪。

三、从郑和到董浩云:赓续航海精神与助澜文化交融

(一)航海精神的接力

郑和的航海精神是后世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进程中被不断传承与弘扬。面对恶劣海况与艰难险阻,他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鼓舞着无数航海人和海洋事业从业者勇毅前行;其不畏未知、勇闯茫茫大海探索新地域的开拓精神,激励着后世持续深入海洋,探索未知之境;郑和下西洋时秉持开放包容,尊重各国风俗信仰,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文化交融,这种精神在当下“一带一路”等倡议中延续,推动各国互利共赢;在航海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技术的科学实践创新精神,为航海与海洋科学发展不断注入动力。更为关键的是,郑和始终牢记使命,一生为国家利益和荣誉无私奉献,其忠诚爱国的精神崇高而伟大,成为后世不断追慕和践行的精神标杆,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国家繁荣富强不懈奋斗。

董浩云秉持“以郑和为楷模,以光耀民族为己任”的精神,在现代航运领域不懈逐梦。1947-1948年,他旗下“天龙”“通平”两轮开创中国轮船远赴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壮举,备受关注。他经多年积累,创造船舶经济理论,认为油轮容积越大、载油越多成本越低。1959年他建造“东亚巨人”号油轮,是当时世界十大油轮之一,1979年建造的“海上巨人”号油轮,达世界巨轮发展之巅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董浩云敏锐察觉货柜运输趋势,誓言建立货柜船队,派人研究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实践。1967年董氏集团创办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香港首家经营远东与欧美间货柜运输的远洋航运公司。到1980年底,董浩云成为世界最大独立船东,获“世界船王”称号。美国时百利公司总裁杰里·普罗斯特评价他是商业巨型油轮引入者、国际客轮航线经营的首位中国船东、亚洲开拓集装箱运输第一人。

董浩云将经营航运事业收获成功的关键,凝练为“郑和之雄心,忙碌之乐趣”这十个字。他凭借着非凡的商业智慧与果敢的拼搏精神,打造出规模恢宏的航运帝国,最终荣登世界航运业的巅峰,成为举世瞩目的航运巨擘,在世界航运史上留下了绚丽夺目的印记。

(二)文化交融的延续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文化交融,既传播中华文明,也吸收外来文化。船队每到一处,都受当地人民欢迎,带着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与各国友好交流、贸易,传播中国文化和技术,促进文明融合。在古里、锡兰山、满剌加,让当地人体会到大明的繁荣与包容。

董浩云年少体弱,未接受过正规系统教育,但他求知欲强、自学成材,并在实践中积累知识,构建起渊博的知识体系。他中英文精湛,热爱文化艺术,对东西方艺术都有深刻见解。由于自身知识积累不易,他深知教育对个人成长与知识传承的关键意义,也更加珍视文化艺术在滋养心灵、启迪智慧、丰富精神世界方面的独特价值。其在文教领域的贡献主要如下:

1、教育创新:以航运为载体推动文化传播

一是创办“海上学府”。1969年,董浩云将美国“大西洋号”邮轮改装成“海上学府”,开创全球首个邮轮环球教育项目。项目融合多国课程,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念,培养国际化人才,被称为“流动的大学”,既传播中华文化,也开创了国际教育交流新模式,如今热火朝天的邮轮研学就借鉴于此。

二是支持航海与海洋教育。董浩云推动航运技术研究,把集装箱运输引入远东,借公司培养专业人才,为中国航运现代化打基础。他和后人支持高校航海科研,助力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相关项目,支持范围还拓展到生物医学等领域。

2、艺术支持:多元文化的爱好者和赞助者

一是资助艺术团体与展览。董浩云爱好京剧、话剧、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民国时期,青年董浩云就曾参与上海“蚁社”等进步社团,多次慷慨解囊,助力优秀剧目不断上演。只要他认为有必要,就对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予以支持和鼓励。他是香港交响乐团总监会委员,香港芭蕾舞团和芭蕾舞蹈学校的资助者,也是美国纽约“华美协进会”的赞助人,经常支持华裔画家在国际上举办展览,促进中西方艺术对话。

二是推动文化艺术交流。由于董浩云对文化艺术有着浓烈的兴趣爱好,这使得他自青年时代就结交了大批文艺界人士。这些朋友们都认为:“如果浩云不做船王,一定也能在文化艺术界取得成就,发挥巨大的影响”。他对文化艺术的爱好和资助,体现了一个现代企业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巨大的社会责任感。

3、航运外交:以船舶为纽带促进国际交流

一是经营客轮航线。董浩云对客轮的挚爱情有独钟。然而随着巨型飞机的流行,客轮作为海上交通工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然他经过研究,买下一批客货轮,经过改装,在世界各条航线营运。其中3万吨级的一对姐妹船,“独立”号与“宪章”号曾是横渡大西洋航线的明星,当时其他客轮与之相比无不黯然失色。1969年,其旗下“东方丽华”号从台湾基隆港首航中南美洲,成为大中华地区首艘跨洋豪华客轮。此举不仅彰显中国航运实力,更通过接待中外政要、文化名人,搭建了民间外交平台。

二是全球航运网络中的文化互动。董浩云打造的庞大船队运输网络,串联起世界各地,不仅让货物、人员跨国往来更加频繁,推动经济发展,还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他在集装箱运输领域的创新,革新了货物运输模式,提高了运输效率,加速了国际贸易发展,进一步推动世界文化深度交融 。

4、文化传承:历史遗产保护与学术研究

一是文献捐赠与历史保存。董浩云及其后代董建华、董建成、董立新等一以贯之,支持航海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推动中国航海史资料的整理,为后世研究海洋文化,传承航海精神奠定基石。2024年,董氏家族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董浩云第一批文献资料寄存协议。董浩云在航运界成就斐然,这些资料承载着丰富的行业历史。此次合作旨在依托学校专业学术研究力量,保存珍贵资料,推动其在航运历史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助力航运文化传承和发展。

二是弘扬海洋文明精神。董浩云以郑和为精神标杆,把“航运救国”理念作为航海事业的核心指引,将商业运营与文化自信深度融合。面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复杂局势和诸多难题,他毫不退缩,精心布局,逐步建立起庞大的航运体系。最终成功开创了享誉全球的董氏航运集团,不仅让中国远洋航运事业实现了飞跃,还在国际舞台上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海洋探索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海人投身海洋事业。

三是设立航运博物馆传播航运文化,弘扬航海精神。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作为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设立的中国高校首个以航运为专题的博物馆,是承载航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馆内精心收集了船舶、航运、海洋等方面的珍贵文物与详实资料,呈现了波澜壮阔的航海历史和丰富多彩的航海文化,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自2003年开馆至今的22年间,这座场馆持续释放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接待了近200万来自五湖四海的参观者。博物馆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航海文化研究贡献智慧力量;定期举办主题多样的展览,深度挖掘航海历史内涵;创新性地打造了科普思政一体化等品牌活动,将航海知识科普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让参观者在了解航海文化的同时,激发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在文化传承与交流中不断散发独特魅力;举办各类艺术活动,推动高雅文化与青年群体的互动;还支持非遗传承,促进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等等。

由此可见,董浩云的贡献不仅在于航运业的经济、商业成就,更在于他将航运视为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教育模式的创新突破、艺术领域的大力赞助、国际间的深度协作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坚守传承,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深度认同与延续发展,在世界文化版图中镌刻下中国烙印。

四、结语

郑和七下西洋,展现古代中国的强盛国力与友好包容。董浩云一生投身航运,仰仗胆气与智略缔造了现代航运传奇,被誉为“当代郑和”。他去世后,家人继承遗志,拓展海洋航运事业、传承创新航运文化,还积极参与祖国改革开放,在香港回归及“一国两制”实践中贡献重大。

郑和与董浩云身上体现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航海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今,“一带一路”给航海事业带来新机遇。期待更多有抱负、有才能的“郑和”“董浩云”式人物出现,助力中国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在世界航海舞台大放光彩,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刘岸冰/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执行馆长

相关文章
  • 突发!缅甸地震
    发布日期: 2025-04-13 12:47:00
    来源:中国地震台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13日10时24分在缅甸(北纬21.00度,东经95.95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 记者手记|跨越“友谊关” 奔赴中越友好
    发布日期: 2025-04-13 09:32:00
    新华社河内4月12日电 “能帮我打个电话吗?”越南首都河内一所公寓里,82岁的越南老人陈明月递给记者一张记着手机号码的纸片。电话接通后,对面是身在广西桂林的中国老人卢美念,两位老太太兴奋地用越南语交谈起来。这通跨国电话,连起的是跨越一甲子的友谊。采访中,陈明月老人向记者展示少年时在桂林育才学校读书时
  • 大变化!美国免除部分“对等关税”
    发布日期: 2025-04-12 22:33:00
    据CNBC等美国媒体12日最新消息,根据美国海关的最新指南,智能手机和电脑将不受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新的关税指南还包括对其他电子设备和零部件的豁免,包括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平板电视显示器、闪存驱动器、存储卡以及用于存储数据的固态硬盘等。CNBC提到,苹果的iPhone手机等许多电子产
  • 内外贸一体联动!中国企业集体出手
    发布日期: 2025-04-12 21:16:00
    在美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帮助企业稳住外贸基本盘、拓展内销新空间,商务部近日提出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从市场准入、渠道建设到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行业协会与头部企业迅速响应。重点商超、电商平台纷纷开辟“外贸优品”绿色通道,搭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为外贸企业拓内销
  • 探寻贵州的“大明遗风”,黄果树解锁夜游新场景
    发布日期: 2025-04-12 17:06:00
    4月10日至4月12日,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景城共建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主题,在安顺市成功举办。此外,本次大会精心筹备了6项特色配套活动。“帮帮唱”文旅品牌活动以音乐为纽带、美酒为灵魂,游客不仅能沉浸式感受布依山歌对唱的独特民俗魅力,还能品尝布依八大碗、屯堡烤小肠等非遗美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