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腾冲科学家论坛组委会办公室、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怒江)专题活动在泸水市启动。院士、专家、企业家齐聚怒江畔,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合作,为怒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方案。
活动现场
与会嘉宾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科技赋能生态价值转化、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通过主旨报告、平行活动、专家对话会、专项活动等环节,研讨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及怒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路径和对策,探讨绿色金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与实践,深度剖析怒江产业发展现状与科技需求,探索低空经济、旅游安全、人工智能应用、温泉运动康复等旅游新模式在怒江的应用场景,研讨乡村旅居、体育旅居、艺术旅居、探险旅游、研学旅游、公路旅行等产品业态创新路径和服务创优。
开幕式活动现场
嘉宾们表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其独特的自然奇观和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罕见的自然与人文双重遗产。希望怒江通过科技创新力量,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吸引全球科研专家与企业的关注,促进生态合作与绿色投资,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科技入怒、双招双引”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家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价值转化和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高端旅游发展”四个平行活动,以及“科技入怒、双招双引”推介签约,“文旅户外产业”“峡谷特色农业”“新质生产力”招商专场对接活动及怒江草果、精品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活动。
怒江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高黎贡山保护区约80%的面积在怒江,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水能蕴藏量2千多万千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怒江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启动实施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五年行动,泸水角蟾、独龙江臭蛙、姚家坪凤仙花等一大批新物种不断被发现。深入推进绿美怒江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种一棵树、增一片绿”成为全州各族群众的共识,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同时,怒江因地制宜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做好“绿色发展”这篇文章,积极发展草果、咖啡等为代表的绿色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怒江实际的绿色发展路子,山黛水清满眼绿的秘境怒江,成为无数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
云南网记者 张梅焕 摄影报道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