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印发。
《若干措施》提出,要激发餐饮消费活力,擦亮美食名片。发挥粤菜大本营优势,挖掘早茶、夜宵等特色餐饮文化,支持餐饮老字号和餐饮非遗项目传承发展,鼓励市场主体建设集美食品鉴、文化体验、粤剧表演等于一体的粤菜消费场景,打造世界粤菜文化体验中心。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打造一江两岸美食长廊,吸引中外知名餐饮品牌设立总部、首店、旗舰店,发挥世界美食城市联盟作用,提升餐饮国际化、多元化发展水平。开展“食在广州”评价认证工作,发布“食在广州”品牌榜单,加强名店名厨名菜名点培育和推广,发布美食旅游精品路线,擦亮“食在广州”金字招牌。引导餐饮门店提升适儿化服务,推动建设一批儿童友好餐厅。创新培育举办广州国际美食节、广州精品美食周、广州点心季等高品质美食类活动,开展“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赛事品美食”等系列活动,支持市场主体、行业协会等举办各类餐饮展会赛事和特色促消费活动,打造“美食+”“+美食”活动矩阵。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支持增城、从化等区域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镇”“美食名村”,加强“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美食资源挖掘与整合,以当地特色食材为基础,开发具有地方风味的餐饮品牌,推动乡村餐饮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措施》提出,扩大养老托育供给,满足民生需求。以实施“银发经济十条”为抓手,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大力开展“银龄行动”“银发集市”活动,推动养老服务场景创新应用。发展老年助餐,开展适老化改造,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推广便捷可及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打造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将老年产品和服务纳入促消费政策范围,激发养老服务消费。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积极推荐申报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充分发挥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等平台作用,展示推介银发经济前沿技术和产品服务。探索建立托幼一体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通过改建、扩建或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班,新建幼儿园可配置适当比例的托班。
在挖掘升级消费,推动行业品质发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拓展多元体育空间,拉动赛事消费。抓住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二届残运会、第九届残特奥会机遇,提升承接国际和全国高水平赛事活动软硬实力。打造国际赛事中心,高水平办好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积极联动港澳协同创办具有影响力的“一带一路”“穗港澳”系列国际性赛事或城市联赛,持续扩大广州在国际体育领域的影响力。支持各区盘活闲置的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依规进行改造,多渠道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社区体育综合体)、健身广场(多功能运动场地)、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室内综合健身康体场地等便民体育设施,增加体育消费场所。鼓励各区和社会力量结合实际申办或引进有影响力的国际顶级赛事和区域赛事,扩大赛事种类,打造一批本土IP品牌体育赛事,带动来穗消费。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积极做好“市长杯”、户外运动节、体育节等群众体育活动,发挥赛事活动引客流、聚人气、促消费的作用。
在创新消费模式,拓展新兴消费领域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依托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体验场景。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智能无人系统等产业打造示范应用场景,加速前沿技术及产品在服务消费领域的熟化应用。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积极申报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持续推动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工作提质扩面。开展“人工智能+消费”行动,加速推广智能感知设施、5G+XR、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等体验消费场景。加快现代商贸、会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行业数智升级,支持数字技术企业针对服务消费开发创新应用,打造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景区等消费新场景。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升级街区与综合体,促进业态融合。鼓励商业综合体与文化、娱乐、健康等融合,推广正佳广场、长隆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典型经验,支持传统购物场所向集文化艺术、休闲健身、教育培训、演出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交中心、娱乐中心新型消费体转型。支持各区提升改造传统街区,推广北京路、永庆坊等典型案例,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内涵,融入潮流时尚元素,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国潮品牌与国际时尚交相辉映的特色街区。推动营造宠物友好型商圈环境,鼓励商圈综合体举办宠物集市、宠物时尚、宠物运动等系列活动,支持打造宠物友好公园、友好街区、友好商场、友好餐厅等场景,撬动宠物经济服务市场。
文|记者 孙绮曼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