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杨芳 谢梦冰
2025年4月19日下午,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讲堂”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本次活动由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主办、有意思书房承办,特邀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师、杭州国画院《国画鉴赏课堂》专栏讲师李丝担任主讲嘉宾,以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线索,带领观众深入千年运河文明,揭示画作中暗藏的社会密码与艺术哲思。
讲座伊始,李丝老师以《清明上河图》的标题释义为切入点,抛出悬念:“‘清明’是时节还是盛世隐喻?‘上河’究竟指向何处?”随着问题层层展开,她结合史料及学界观点指出,每年农历十月枯水期汴河封锁,农历二月引洛水注入重开,因此清明时节汴河上百舸争流,一派繁荣。上河,实为逆水行舟的壮阔图景。更引人深思的是,她提出《清明上河图》或是宋徽宗时期的“画谏之作”——张择端以繁华表象为幕布,将漕运治理难题、阶层矛盾等危机隐于笔墨,借艺术之手向帝王呈递“盛世危言”。
通过高清电子画卷的展示,观众直观感受到画作中的汴河盛景:千帆竞发、舳舻蔽水,张择端以笔墨凝固了宋代水运经济的辉煌史诗。李丝老师从汴河的历史地位转向画作的细节解析,从画面上的几大冲突,揭示北宋繁荣下的社会隐忧,如城防松弛、税吏盘剥、官民矛盾等。让观众对这一举世名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随着画卷细节的展开,现场观众沉浸在张择端笔下的市井百态中,通过李丝老师的讲解,逐渐揭开画中隐藏的历史密码。讲座尾声,李丝还邀请观众上台共同赏析《清明上河图》高清卷轴画,学习古人鉴画的技巧,带领大家共同探寻历史悬疑线索。现场笑声与惊叹交织,历史在互动中鲜活起来。
本次活动通过“解谜式”讲述与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历史的“侦探”与“共情者”,真正践行了“让文物活起来”的使命。未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将持续推出系列文化活动,以多元视角挖掘运河文化,让千年史诗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正如《清明上河图》中永不停歇的汴河之水,承载文明记忆,流向未来征途。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