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晓明
泰山有四大景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汉代《泰山记》云:“黄河去泰山二百馀里,于祠所瞻黄河如带,若在山阯。”泰山四大奇观中“黄河金带”即摹此景象。由于地理距离贴近,使泰山与黄河产生密切关联。对此,历史研究学者许兴凯曾作诠释:“泰山!五岳之首的泰山!本来是我们中国的象征。国是个概念,需要一个具体的东西来代表他。这个东西不是河,就是山。比如德国的莱茵河,日本的富士山。我们中国也以河山比譬国土。这河,我以为就是黄河。这山,我以为就是泰山。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也是世界古文明的策源。中国的五岳本来是早年中国国境的五至。五岳以泰山为首,泰山可以代表我们中国。”(《泰山游记》,北平读卖社1934年版)可见黄河和泰山无论是地理方位,还是人文精神,堪称并生并存,相得益彰,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泰山文化学者周郢教授多年来持续研究探索黄河和泰山的“山河”文化,他指出:黄河与泰山古有“河岳”之并称。相传周公作《时迈》,诗中有“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意思是周王安抚天地众神,以至黄河与泰山)之句。毛传(是汉代学者对《诗经》的注释著作《毛诗故训传》或《毛诗诂训传》的简称)称:“乔,高也。高岳,岱宗也。”据唐儒孔颖达解说:“武王既定天下,而巡行其守土诸侯。至于方岳之下,乃作告至之祭,为柴望之礼。柴祭昊天,望祭山川。巡守而安祀百神,乃是王者盛事。周公既致太平,追念武王之业,故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又《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在后世诗人吟咏中,也无不把黃河泰山相提并论。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泰山吟》:“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元代吴莱《新开河口同方养心望东岳》:“邹峄如锥掎远翠,黄河若带浇余浑。”明代郑善夫《登泰山日观峰》:“东岳乾坤定,黄河一缕分。”黄省曾《泰岳》:“雾阙中天峻,黄河足下流。”查秉彝《登岱》:“天连北极千山拱,云拥黄河一线来。”陈庆《登泰山》:“落日犹回首,黄河窈窕流。”朱维京《登岱》:“日色浮金摇白马,天空如带走黄河。”李化龙《登岱八首》:“北走峰阴凌紫塞,西来练影落黄河。”王衡《登泰山顶时重九后一日》:“介水遥分洙泗白,黄河曲抱海潮红。”章忱《登岳》:“空光碧天合,倒景黄河流。”清蒲松龄《登岱行》:“黄河泡影摇天门,千峰万峰列儿孙。”郝允哲《和人登岱》:“万里黄河天半落,一轮红日海中浮。”钱琦《望岳》:“衣带一条黄河水,伟哉气象真豪雄。”冯询《秀子璞司马为徐树人刺史作泰山观日出图索诗》:“宇宙大文章,我只爱两笔。黄河从天来,泰山拔地出。”魏源《岱岳吟》:“登日观,俯黄河,水荡荡,山峨峨。”民国作家味农《泰山神驱逐日本民政署檄》:“泰山与北斗齐高,泰山与黄河并寿。”泰山黄河遂并列成为中华河山的代表景观之一。
(作者系泰安市作协会员)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