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英国伦敦皮卡迪利大街的水石书店内购书。新华社记者 李 颖摄
2月份英国经济创下11个月以来最快增速,但增长回弹短期因素强。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和国内结构性矛盾使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面对全球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英国经济需通过深化与欧盟、中国的贸易合作,优化供应链和提升生产率,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否则经济“停滞”风险将持续。
英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5%,创下11个月以来最快增速,超出经济学家普遍预期的0.1%。此前,1月份GDP环比零增长,主要原因是生产部门疲软,制造业产出环比下降0.9%。分析认为,2月份数据的强劲表现为英国财政提供了短暂的喘息机会。但经济学家警告,英国经济增长回弹具有短期性,经济复苏仍可能面临美国关税政策的显著冲击。
经济回弹短期因素强。具体来看,2月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全面复苏。服务业产出环比增长0.3%,延续了1月份0.1%的微弱增势,消费导向型服务业增幅达0.7%,实现连续4个月增长。制造业表现尤为亮眼,产出环比增长2.2%,扭转了1月份萎缩0.9%的跌势,电子、制药和汽车制造等领域表现强劲。建筑业也在1月份收缩后回暖,2月份环比增长0.3%,反映出政府在住房建设方面的支持政策初见成效。然而,分析人士指出,2月份制造业的强劲增长可能部分源于美国加征关税前的“囤货效应”,难以持续。美国自2025年1月份起实施的一系列极端关税政策促使美国及欧洲企业提前增加存货,推高了英国相关行业的短期出口需求,带动英国制造业产出短期回升,但制造业短期繁荣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消退,因为关税激增导致全球贸易壁垒上升的长期影响将逐渐显现。
经济复苏根基仍不稳固。2024年下半年英国经济增长几乎停滞,三季度GDP增长为零,四季度仅增长0.1%。2025年年初的回暖更多是技术性反弹,而非结构性改善。标准普尔全球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英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1月份的50.8微升至51.0,显示景气度略有改善,但制造业PMI进一步跌至46.9,连续14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创下2023年12月份以来最低水平。3月份英国春季预算案称,考虑到当前英国和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通胀压力等,将2025年英国GDP增长预测从2%下调至1%。同时预算案宣布公共赤字削减方案,到2029/2030财年,福利净削减34亿英镑,日常部门开支削减36亿英镑,以填补公共财政漏洞。
“对等关税”增添复苏阻力。对美出口约占英国总出口额的20%,其中汽车、钢铁和制药等行业尤其依赖美国市场。毕马威(KPMG)分析指出,若美国对英国商品全面加征10%关税,英国2025年和2026年GDP增速可能降至0.8%。关税不仅直接削弱英国出口竞争力,还通过全球供应链中断、全球贸易总需求萎缩间接影响经济复苏。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预测,如果贸易战导致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关税上涨20%,英国GDP最高可能萎缩1%,并使英国财政部无法实现经常性预算于2029/2030财年实现盈余的目标。此外,初步市场调查显示,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已导致欧洲和英国企业信心下滑,投资和招聘计划受到搁置。
诸多国内因素也制约英国经济复苏。2024年10月份通过的预算案大幅提高雇主国民保险缴费和最低工资标准,导致企业成本上升。英国商会调查显示,近半数企业计划通过涨价或裁员应对税负压力,这进一步削弱了消费和投资意愿。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警告,若不解决生产率低下和供应链瓶颈问题,英国经济可能陷入更长时间的结构性停滞。
通胀压力有回升风险。英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增幅降至2.8%,略低于1月份的3%和市场预期的2.9%,但仍高于英格兰银行2%的目标。剔除能源、食品等波动较大项目后的核心通胀率从1月份的3.7%降至3.5%,显示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高位。通胀放缓主要得益于服装、鞋类和住房服务的价格下行,但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企业将国民保险缴费标准提高的成本转嫁至消费者,限制了通胀的进一步回落。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分析认为,当前通胀上行反映了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加深。企业面对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供应链瓶颈,倾向于通过涨价保护利润,这将削弱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市场分析认为,2025年年初的通胀压力还受到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和美国关税政策的间接影响,美国对钢铝制品和汽车等商品加征关税推高了全球原材料价格,加剧了输入型通胀风险。受此影响,2025年英国通胀率平均将达到2.8%,到2026年年中才可能回落至2%。若供应链问题未获改善,通胀可能在2025年秋季触及3.6%的峰值。
面对经济增长乏力和通胀高企,英格兰银行在今年2月份维持基准利率4.5%不变。英格兰银行强调,当前通胀表现仍高于目标,且工资增长和企业成本压力尚未显著缓解,货币政策需保持适度紧缩以抑制价格上涨。然而,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外部冲击加剧了货币政策的两难。一方面,关税推高的进口成本和全球通胀压力要求央行维持高利率以遏制通胀;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和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又需要更宽松的政策支持。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认为,英格兰银行应与政府协调推进结构性改革,如优化供应链和降低企业税负,以减轻货币政策的压力,否则通胀回落到2%的目标将遥遥无期。目前,市场预期英格兰银行将在5月份降息25个基点。市场还预计,考虑所谓“对等关税”的负面影响及英国经济当前复苏态势,英格兰银行可能将于年内最少3次小幅降息。
欧洲刺激政策注入积极因素。德国政府宣布的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计划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推动经济重启,提振了欧元区整体需求。欧元区财政扩张通过出口需求和资本市场改善,间接利好英国的制造业和出口部门,部分抵消了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欧盟委员会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将筹集8000亿欧元加强防务建设,预计带动英国国防支出增加。英国政府顺势计划在2027年4月份起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2.5%,支持《国防工业战略》中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国防投资将在短期内刺激经济活动,改善英国出口结构。
2月份经济数据的超预期表现为英国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和国内结构性矛盾使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面对全球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英国经济需通过深化与欧盟、中国的贸易合作,优化供应链和提升生产率,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否则经济“停滞”风险将持续。(作者:马翩宇 来源:经济日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