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飞,女,39岁,山东省东营市明集乡西望参村村民。自身右眼残疾的她却在与同样是残疾人的丈夫结婚以后,悉心照料因车祸瘫痪的公公十余年,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用行动诠释“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在当地传为佳话。
病榻前的“亲闺女”,守护生命的昼夜轮回
2006年,命运让两位残缺者相遇:张宗波天生聋哑,刘飞飞右眼失明。两个被生活过早磨砺的灵魂,在相互扶持中迸发出爱的火花。没有山盟海誓,只有相视一笑的默契,他们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刘飞飞与婆婆共同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用爱与坚韧支撑起这个特殊而又温馨的小家。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苦命人。在这个家庭刚刚步入平稳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再次降临。2015年,刘飞飞的婆婆因肺纤维化不幸离世,这如同晴天霹雳,给这个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婆婆的离世,让家庭失去了一个温暖的支柱,重担全压在刘飞飞一人的身上。
刘飞飞没有退缩,办完婆婆丧事后的第二天,刘飞飞就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搬到了公公家,开始了与公公朝夕相处的日子。每天凌晨5点,刘飞飞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给外出打工的丈夫做完早饭后,她就开始给公公更换尿垫、擦洗身体,再用温水浸湿的棉签小心翼翼地帮老人清洁口腔。公公因长期卧床,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长褥疮,刘飞飞便每天每隔2小时帮老人翻身按摩,这么多年下来,刘飞飞公公的身上竟一个褥疮也没长。2017年冬天,公公因肺部感染高烧昏迷,刘飞飞连续7天守候在床前,用注射器一滴一滴地喂水喂药,她彻夜未眠,眼睛布满了血丝,但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公公感慨地说:“要不是因为有这么好的儿媳妇,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
康复路上的“守护者”,以血泪织就希望之网
因右眼残疾,刘飞飞在照顾公公的过程中,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困难。每天,她都需要克服视力障碍,小心翼翼地给公公做各种护理,经常一天下来,刘飞飞的右眼长满眼眵,左眼也因使用过度疼得无法忍受,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还是始终如一地坚持。刘飞飞说:“公公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心愿,也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为预防公公因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刘飞飞不仅自学了按摩、护理知识,还积极寻求各种康复办法。她听说针灸对恢复身体机能有帮助,便四处打听,找到了当地一位有名的老中医,坚持带公公去做针灸治疗。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刘飞飞不仅关注公公的身体健康,更关心他的心理健康。她经常陪公公聊天,讲述村里的新鲜事,让公公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孝心传承的“教科书”,润物无声播撒善的种子
身教胜于言传,刘飞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的真谛,她的孝心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润泽着家里家外的每一个人。她常说:“每个人都会老,你的所作所为就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老人,子女就怎么对待你。”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刘飞飞的两个儿子从小就学会了帮爷爷喂饭、擦脸、擦身子,两个孩子每次假期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爷爷洗脚、剪指甲。他们知道,爷爷是这个家最需要照顾的人,也是妈妈最牵挂的人。在刘飞飞的影响下,儿子们不仅学会了孝顺长辈,还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村民们提起刘飞飞,也是毫不吝啬地夸赞:“刘飞飞真是个好媳妇,她家窗台上常年晒着十几块尿布,公公的屋里永远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异味。”这背后,是刘飞飞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老爱亲,也用自己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的心。刘飞飞不仅孝顺公公,还热心帮助邻里。她经营的小卖部质量可靠、价格公道,深受村民信任。她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参与环境保护。
十年坚守,青丝染霜;一盏心灯,辉映四方。 刘飞飞以残缺之躯书写大爱至孝,让传统美德在鲁北大地生生不息。她的故事,是穿透苦难的生命礼赞,更是唤醒良善的时代强音。(大众新闻记者 商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